2014年11月1日,云南师范大学校友会经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了。经过六年的发展,校友会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校友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到来之际,我代表学校向莅临大会的领导表示诚挚地感谢,向前来参加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校友代表表示由衷地欢迎,向为筹备校友会换届工作辛勤付出的同志们表示深切地问候。
云南师范大学源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自1938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校友是学校历史的见证人,是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直接承载者。因为校友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中,记载着学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方面的突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校友就是学校的丰碑。同时,校友也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这笔财富的价值在于把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看,校友会是学校与广大校友互通信息、增进情感的平台;是母校与校友交流合作的组织保障;也是学校与校友互动益的桥梁。
承接往昔、薪火相传。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已经由一所传统、封闭的地方师范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开放、富有创新力的现代综合大学。近年来,学校坚持“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战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历史性突破。
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一流学科。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未获一级学科授权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0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建有国家太阳能质检中心、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40余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有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有云南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智库2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
在服务社会方面,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训、产业技术和智力保障领域提供了大量社会服务。利用身在我校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国务院侨办汉语教育基地”、“国家汉语教师推广基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为国内外培训了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纪检监察干部、大、中、小学校长、周边国家汉语教师、农村骨干教师、农民工等;发挥优势学科积极参与了云南省重大产业规划制定和重大工程建设,作为云南省十大科学进展,太阳能提水技术在全省抗旱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世界先进的马铃薯育种技术,学校在昭通实施了3000亩马铃薯产业种植计划;积极参与全省各州、市、县“十二五”、“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一系列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项目;承担了云南省十大重点旅游发展规划项目中的五项;与西双版纳等8个州市签订了合作协议,落实校州(市)教育、科技合作项目20余项;组建了基础教育集团,利用师大附中、附小等引领全省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文山、红河等地州,以及联想集团、俊发集团等企业合作创办、领办了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引领了全省基础教育的发展;设在我校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为全省69所高校提供了文献信息保障。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学校成立西南联大研究院,开通全国第一个西南联大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南联大旧址被列为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三个一百”重点工程、省“十二五”文化事业重点工程。与北大、清华、南开联合建立了“四校科技合作办公室”,组建了“四校图书馆战略联盟”,开展“两岸五校”学生“重走联大路”活动。特别是,2013年由北大、清华、南开、云南师大共同发起,并由我校承办的“西南联大讲坛”,由国内外诺贝尔获奖者、国家政要、商界精英等作为主讲嘉宾,已成功举办十四讲,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全国两会的提案关注。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专任教师达到2400余人,正高职称达到887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等一批专家学者。以及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玛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得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在国际化方面,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6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16000余人次,是云南省在校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在办学条件方面,学校抓住了呈贡大学园区建设机遇,完成了办学格局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学校整体搬迁。占地面积由660亩增加到3330亩,校舍面积由42万平方米增加到13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由5.3亿增加到40余亿,藏书量由241万册增加到345万册。校园网实现了双十万兆核心交换,出口带宽达到7300兆,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三;建成了云南省第一家云计算平台,是云南省唯一一家建成容灾系统的高校,学校成为全国绿化十佳单位,一个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科技化、现代化的校园已经形成。
在党建方面,学校党委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针对学校转型时期,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适时提出了“包容和合、君子风范”的文化理念,和办“最好的本科大学”,“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办学内涵,通过抓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制度建设、校风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等措施,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务实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先后获得省部级多种表彰。
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100所基础能力提升重点建设高校,2013年底,成为国家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综合办学实力,服务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9-2020中国大学本科院校竞争力总排行榜显示,今天的云南师大已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速度最快,创新力最强的大学之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时的讲话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学校的价值所在;为社会培养建功立业的人才,是学校的光荣所在。82年来,已有30余万名毕业生从母校走向全国各地,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为国家的各项事业辛勤耕耘、竭诚奉献,涌现出一批政界精英、学界名人、商界巨子,更有数以万计的品德高尚、学业精深的人民教师,他们以秉承“刚毅坚卓”的校训,扎根边疆、默默奉献,为母校赢得了崇高声誉。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为国家繁荣昌盛和社会进步努力奋斗的师大校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母校的骄傲,你们是母校的自豪。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会的良好发展,是我们合作共赢的关键。云南师范大学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向着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学校能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否进一步弘扬联大精神,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关键在于包括所有校友在内的全体师大人的团结与合作、拼搏与奋斗。在这个时候,我们成立校友会,对于我们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科学发展,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母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和帮助;无论天涯海角,母校永远是你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衷心希望各位校友能加强联系,共谋发展,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母校争得更多的荣誉。衷心祝愿各位校友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